中通港股二次上市 摆开快递业“排座次”终极一战

华夏时报可依照1:1转化。

9月22日晚,中通宣告,将世界出售部分和香港揭露出售部分股票的终究价格定为每股218港元,获6.69倍认购,世界出售获大幅超量认购,公司所得金钱总额约98.1亿港元。而在港交所上市首日即高开11.93%,市值超越2000亿港元,这样一个活跃的初步好像也预示着此次回归港股对中通快递而言将会大有裨益。

如果说2016年中通快递在一众涉入本钱商场的民营快递企业中挑选只身赴美,背面是其打造世界化归纳物流服务商方针,以及让外界更多了解蓬勃开展的我国快递业并推升企业和职业价值等方面考虑,但与近年来公司的事务量和商场占有率走势以及我国快递职业的增加情况来看,这个“美国故事”好像并没有到达预期的作用。

从评价的趋势来看,尽管中通快递的商场占有率从2017年的15.54%提升至现在超越20%,成为市占率最高的快递企业,而且在本年9月1日事务量就到达了100亿件,一起提出本年市占率到达25%的方针。但这一系列的改变和利好要素一向没有在美股的股价中得到表现,不只上市破发,而且长时间处在“不温不火”的价格区间,没能表现出公司在事务范畴的生长和开展。

实际上这也是许多“中概股”在美国股市所面对的为难情况实在表现,因而越来越多的我国企业挑选回归,到更挨近本地商场的本钱商场来寻求自己真实的价值。

第三轮“会战”大幕摆开

依据中通快递方面发布的公告,其此次征集资金中约50%用于基础设施和产能开发(置办土地、车辆、分拣设备等);约25%用于赋能网络合作伙伴及增强网络稳定性;约15%用于出资物流生态系统(包含仓储、货运署理、零担货运、冷链物流等);约10%用于一般公司用处。

与此前初次在美股上市时比较,尽管募资的首要意图仍然是在基础设施出资方面,但比较之下无论是职业的全体相貌仍是竞赛对手们的开展阶段,甚至企业本身的战略和方针都现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依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快递事务量超越600亿件,事务收入超越7000亿元,职业收入增速到达GDP的四倍。2020年尽管有疫情等特别商场情况影响,但全年事务量仍有望到达750亿件。这样的职业开展趋势也是快递企业勇于继续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造、生态链构建以及本钱投入的底气地点。由于现在尽管现已逐步开端构成几大集团处在“头部”的格式,但从商场份额和职业布局来看,谁都不敢说未来几年自己能无忧无虑。

如果说快递企业草创期大规模“跑马圈地”、抢占商场的阶段是职业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那么第一次大规模涉入本钱商场,筹措资金投入重金加强基础设施建造,一起增加在信息系统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能够称为快递企业第2次“会战”,那么此番以中通快递回归港股为代表的新一轮意向好像正在摆开职业第三轮“会战”的大幕。

现在,我国快递业全体的事务量仍处在高速增加的快行线中,但关于几家头部快递企业而言,在上一次本钱商场的盈利期往后,竞赛格式再次开端变得胶着。一个典型的比如在于快递单票收入的下降。依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职业统计数据显现,快递企业近年来在月均单票价格方面处在一个显着的下降趋势。2017年为11.91元;2018年为11.06元;2019年为11.19元;本年为10.05元。受此影响,即便是一向坚持走高端道路的顺丰速运也难逃这一趋势,对商场占有率抢先的中通快递来说单票收益的下降更会带来现金流和全体收益率方面的晦气影响。

为此,中通快递在招股书中也对此进行了衬托,表明“咱们的竞赛对手或许会企图经过下降价格取得商场份额,尤其是在经济放缓期间或在要害区域商场中。”

除了经过“价格战”进行新一轮的商场抢夺,各家快递企业也相同在经过布局新的事务范畴,一起着重本身在职业“生态”构筑方面的新方针,这些也彻底有或许成为决议下一轮“坐次”的要害。

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此前在客户敞开日就从前泄漏,“期望经过四到五年尽力在归纳物流方面构成系统,”这一方针相同也表现在此次港股募资中,专门提出将部分资金用于“加强物流网络合作伙伴和物流网络稳定性”和“出资物流生态系统”,中通快递也在近期发布了其航空货运渠道星联航空货运有限公司的方案,提出将以生鲜冷链品类、商务件、个人散件等为代表的高端快递商场的星联时效件事务为方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