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通内鬼走漏40万条个人信息背面:0.5元/条,快递信息可贱价网购

近来,圆通速递回应“‘内鬼’致40万条个人信息走漏”一事称,疑似有加盟网点单个职工与外部不法分子勾通盗取运单信息,导致信息外泄。公司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相关违法嫌疑人于9月被捕。

快递信息被走漏并非初次

最近,有媒体报导称,河北邯郸警方在近期的一同案子中,发现不法分子与圆通速递多个“内鬼”勾通,经过有偿租借圆通职工体系账号盗取公民个人信息,再层层倒卖公民个人信息至不同下流违法人员。

职工的体系账号中有什么呢?

作为这场信息走漏风云的主角,圆通也很快出头致歉。

圆通方面称,早在7月底,公司内部的风控体系监测到部属网点存在反常查询,然后第一时间封闭危险账号,并随后报案,活跃合作查询。直至9月,相关违法嫌疑人现已被捕。

圆通走漏用户数据的音讯,2013年就曾有过报导。

工作曝光后,有技能专家指出,如此大规模、高效的单号同步,只要可能是快递公司内部有“内鬼”走漏数据,且等级较高。

0.5元就能买到一条信息

购买快递信息的,又是哪些人呢?

湖北区域走漏数量不明

依据警方信息,此次涉案嫌疑人触及河北、河南、山东等全国多个省市,形成很多个人信息走漏。

那么,触及湖北区域的数据有多少?现在的处理发展又是怎么呢?

判决书显现,2016年11月,荆州市沙市区解放路派出所在对辖区企业进行安全查看过程中发现,顺丰荆州某网点仓管汪某频频登录公司内部体系查询,有较大嫌疑。法庭判决书称,事情原因是顺丰荆州公司自动报案。19名嫌疑人被判1年至3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间,快递员杜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万元。

有业内人士表明,快递信息走漏的源头仍是在公司,快递公司应承担起相应职责,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法律力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