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隐私面单”推行四年 普及率为何不升反降?

央广网北京10月30日音讯据中心广播电视总台我国之声《新闻纵横》报导,近来,有媒体报导了多起由快递件引发的个人信息走漏事情,依照每单几元钱的价格就可以买到包括收件人和寄件人的名字、电话、地址等具体个人信息的快递单。

某快递公司工作人员说:“‘隐私面单’归于增值服务,北京市内增值服务是12元,一般的是10元。”

有剖析以为,技能、投入、派件功率等成了影响“隐私面单”全面遍及的重要因素。“隐私面单”需求快递员扫码后才可检查用户信息,传统快递面单一望而知,快递员配送便利,这在必定程度上降低了快递员的工作功率。怎么让快递隐私维护的技能手段真实运用到实践事务中?

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快递暂行条例》规则,运营快递事务的企业应当树立快递运单及电子数据办理制度,妥善保管用户信息等电子数据,定时毁掉快递运单,采纳有用技能手段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怎么让快递收发单不再成为“信息走漏单”?徐勇主张,除推行“隐私面单”外,快递企业应加强内部信息安全办理,一起也应多管齐下,与通讯服务、网络安全等相关职业一起筑牢个人信息安全“篱笆”。

供给新闻线索,欢迎您拨打新闻热线400800008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