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法令包含顾客权益维护法、网络安全法都有说到个人信息维护,要害是要增强法令关于个人信息维护的可操作性和可诉性、可裁性
□本报实习生 韩婕
为了更好维护用户个人信息,快递公司圆通速递近来推出了“隐形面单”。
“隐形面单”含义或有限
国家邮政局官方微博上还发布了关于“隐形面单”的相片。
关于维护个人信息而言,“隐形面单”究竟能起到多大效果?
“关于维护个人信息而言,‘隐形面单’仍是能产生不小的效果。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快递员看不到顾客悉数的个人手机号码和其他个人信息。二是替代顾客接纳快递的人,如物业、保安等,也看不到顾客个人信息。当然,‘隐形面单’必定不是满有把握。”中国顾客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
“‘隐形面单’能起到效果,由于‘隐形面单’经过技能手法加密,让本来单个快递小哥卖快递单、收集个人信息的工作不或许产生了。也就是说,快递员直接生意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困难。”中国顾客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律师说。
从现已发布的相片来看,圆通速递推出的“隐形面单”归于条形码。
“快递有许多环节,就传统快递职业来说,直接由快递员收快递,这就触及到个人信息,这是传统快递职业难以逃避的问题。还有个人信息在快递公司后台怎么运行好,怎么稳当维护好,也是值得考虑的。”邱宝昌说。
“‘隐形面单’在维护个人信息方面的效果有限。由于从个人信息走漏的视点来看,假如经过一张张快递面单去收集个人信息,本钱太高。再从个人信息生意的视点来看,购买不计其数条个人信息才有含义。关于快递职业个人信息走漏的问题,咱们仍是要沉着看待。快递面单归于单个个人信息,价值有限。”徐勇说,“‘隐形面单’真实的含义在于,标明咱们的快递企业越来越成熟了,服务认识也越来越强,可以供给个性化的服务。我觉得‘隐形面单’这方面的含义大于在个人信息维护方面的含义。”
职工训练教育才是要点
关于快递职业走漏个人信息的新闻,媒体上时有曝光。
在山东徐玉玉案产生之后,有媒体报道称,“快递运单在经过电商、收件员、分拣录入等多个环节后,许多时分个人信息早已走漏,并在网上被叫卖”。
“快递职业屡次走漏个人信息的主要原因,一是少量快递企业界部操控不严厉,也不注重个人信息的维护。注重个人信息维护就得加大投入,投入就意味着本钱,本钱添加就意味着收入下降。另一方面,生意信息还能赚钱,这一进一出,导致个人信息走漏成为常态。”刘俊海说。
徐勇剖析以为,快递走漏个人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黑客”进犯盗取个人信息。在互联网年代,使用网络缝隙违规操作等进行牟利现已成为新的违法犯罪途径,其特点是不合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量非常大。比方某大型快递企业曾被曝13个信息体系安全缝隙,有“黑客”借此盗取3万多客户信息。这种获取客户信息途径的特点是,需求技能手法,其取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最多,一般人难以做到。另一个途径是快递员及相关人员职务犯罪。为了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快递员及相关人员使用职务之便,向所谓的“买家”出售客户个人信息。这种获取客户信息途径的特点是,一般是从业人员所为,其取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多少纷歧。第三种途径是电商相关人员出卖客户信息。电商把握的客户个人信息与快递运单的信息是共同的,快递是电商的下流。为了进步个人收入,一些电商工作人员向同行,或许经过网上倒卖客户信息,以取得不正当的收益。
“还有网上批量收买或许售卖客户个人信息,从中赚取差价。每条快递单信息的价格依据量和分类状况,从几分钱至几元钱不等,生意双方大多经过互联网完结生意,购买者每笔生意量动辄上万甚至数万,部分网站还能满意指定收、发货地址等特别需求。为拓宽‘事务规划’,个人信息批发商还在全国各地招募署理。这种获取客户信息途径的特点是,其取得的客户个人信息量最多,盈余最多。”徐勇说。
国家邮政局官方微博还说到,此前顺丰、苏宁等企业现现已过数据脱敏技能推出了相似办法。经过科技手法,快递企业正进行越来越多的愈加人性化、安全化、信息化的服务实践,可以有用维护顾客的个人隐私。
在快递企业提高技能手法维护个人信息的一同,业界专家普遍以为,强化职工教育必不可少。
“快递企业要加强对职工的教育。有时分快递职工走漏个人信息是由于不懂法,无知者无畏,并且违法违规的本钱也不高。在职工入职的时分,就要讲清楚,有必要尊重和维护个人隐私。还要加大对违反规则职工的处分力度。”刘俊海说。
“整体来看,快递企业在维护个人信息方面,技能手法的运用是比较有用的。关于职工教育训练的要点,是有必要恪守法令法规。假如损害了顾客合法权益的话,应该有一些处分。让职工们经过了解相关法令法规,不去走漏和生意个人信息。假如呈现这样的行为,除了处分之外,还要加以公示。咱们知道现在快递小哥都很辛苦,尽管如此,快递公司仍是可以每周拿出一点时刻,对他们进行法令法规方面的训练。”邱宝昌说。
据徐勇介绍,早在2015年6月,“三通一达”+顺丰一同托付蜂网开发了快递物流征信体系,现已将包含走漏客户信息等30种失期行为的快递人员(即便是辞去职务)归入失期人员查询体系。快递物流征信体系“黑名单”的信息将保存五年;现已免费对快递物流征信合作企业敞开查询“黑名单”。免费敞开查询接口挨近400个。这些快递企业招聘中经过查询比对回绝招聘了数千人次“黑名单”的人员,让这些“黑名单”的人员无法在快递物流职业再次上任。
增强法令的可操作性
作为电子商务的重要环节,快递职业也正在成为个人信息维护的重要环节。
据媒体报道,上一年年末审议的电子商务法(草案),分别在多个章节清晰了电商渠道、商家、付出、快递等职责主体。依据草案,未实行个人信息维护责任的最高处50万元罚款,并责令停业整顿直至撤消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清查刑事职责。
徐勇以为,尽管邮政法中清晰规则,邮政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不得走漏用户信息,不然,企业将被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还或许被责令停业整顿甚至撤消运营许可证;对相关人员,也将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移送公安机关清查刑事职责。刑法也对收集和倒卖个人信息作出依据情节清查刑事职责的规则。可是,在实践监管中,快递企业面对发现难、查询难、取证难、处分难的困惑,即偷盗客户个人信息与偷盗快件比较,偷盗客户信息难以发现,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电子商务法中要进一步把相关条款写实写细。当时的法令包含顾客权益维护法、网络安全法都有说到个人信息维护,要害是要增强法令关于个人信息维护的可操作性和可诉性、可裁性。”刘俊海说,有关部门还可以考虑树立“红名单”准则,让那些尊重顾客隐私权的企业取得更多发展壮大的时机,在融资、评级、收购方面享有必定的便当。
“从法令上来讲,需求增强快递职业的法令职责,还要增强可追溯性、可操作性。现在一个要害问题在于,个人信息走漏的源头不容易查清。个人信息走漏触及许多职业,不只是快递职业。怎么可以有用将清查和处分结合起来,我以为这是法令上应该要考虑的。”邱宝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