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服务渠道具有明显的交融型‘新基建’特征,不该缺席新基建开展蓝图。”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传化智联董事长徐冠巨在两会上主张,把智能物流服务渠道列为“新基建”的要点领域。
徐冠巨表明,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多式联运和传统物流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的支撑力度,如浙江省正在推进海港、陆港、空港、信息港“四港”联动,推进物流业向端到端、线上线下交融的智能物流服务渠道改变。
在他看来,智能物流服务渠道使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能,经过渠道化的资源集聚、智能调度、全链协同,服务出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高效流转,为工业企业供给协同、高效、低成本的一揽子物流供应链服务,推进制造业转型晋级,具有明显的交融型“新基建”特征。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开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业。2019年,我国全社会物流总额近300万亿元,其间公路货运量占了77.9%。从物流费用看,其间服务于消费端的快递物流占比5.3%;服务于出产制造端的货运物流占比94.7%,主要由全国数十万家中小微物流企业和3000万卡车司机承运。在抗疫过程中,在高强度的压力测验下,物流职业呈现了应急反响迟滞、供需失配错配、功率低劣等问题。
徐冠巨以为,占有主体位置的公路物流两头衔接了很多的制造业企业和中小微物流公司,需求一个一致有用的智能化对接渠道,一起,公路、铁路、航空、海港四大运力体系需求增强互联互通和体系衔接。此外,物流技能的遍及程度也需求增强。
怎么加速推进智能物流服务渠道建造?徐冠巨主张,一是把智能物流服务渠道归入“新基建”领域;二是拟定智能物流服务渠道的建造标准,引导和标准职业开展,探究政府和企业合力建造的形式,推进智能物流服务渠道建造。
本文源自我国证券报